私募基金生存啟示錄

2008-09-13 13:58:19      付建利 程滿清

  盡管,我們想說,冬天即將過去、春天還會遠么?但,我們還是忍不住深深地擔憂:嚴冬里的私募基金們,還能扛多久?

  如果說,已經凍死的是牛市行情里的寄生蟲,那么存活下來的私募基金們就真的是市場的弄潮兒么?面對嚴冬,面對私募的生存現(xiàn)狀,我們或許應有全新的思考。

  一個真正能夠令其投資者信服的私募管理人必須具備如下的素質:一是深厚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能夠真正挑選出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,也能夠對宏觀經濟大趨勢作出前瞻性的判斷;二是以專業(yè)素養(yǎng)為鋪墊形成一套系統(tǒng)的投資理念,令其能在最大程度上跳出貪婪與恐懼的輪回;最后一點,至少經過一輪牛熊歷練,在熊市洗禮中才能真正經受考驗,才能真正知道嚴冬有多寒冷……

    008年,中國股市以全球跌幅第一引來全球關注,在66%的跌幅中,中國廣大股民有了難忘的心路歷程。A股下落至2000關口時,就整體狀況而言,專業(yè)投資機構———公募基金都無可避免遭受了巨額損失,普通散戶就更加勿庸置疑。而我們今天想要關注的,是另一個群體,這就是私募基金。

  在過去兩年的牛市中,他們曾經迅速成長,短時間內江湖流派林立。專家學者呼吁規(guī)范私募的聲音,也曾吸引了很多公募基金經理轉投私募隊伍。

  記者長期跟蹤發(fā)現(xiàn),從6100點至2000點的大跌過程中,私募基金尤其是地下私募成批虧損倒閉,狀況堪憂。留存下來的私募或苦撐處水深火熱之中,或虧損過大不得不等待下一個春天。

  在這場空前的股市寒冬里,私募基金到底都在以什么樣的方式在熬冬?私募之間的生存狀況有什么樣的區(qū)別呢?從他們的生存狀態(tài)中,我們可以去思考哪些問題?首先,來看看證券時報記者對私募寒冬中生存狀況做的調查和了解。

  且看私募如何過冬

    熊市御寒術一:金蟬脫殼

    背景:私募經理曾歷經至少一輪完整牛熊,浸淫股市多年

    手法揭秘:始終繃緊風險弦,逢高減倉、再高再減+出擊新股

    評價:這是市場中目前勝利果實保存最完整的群體,他們守住了牛市大波段,也在風險來臨前安全撤離,堪稱本輪行情的“私募極品”。可惜的是,整體占比太少。

    55歲的老許是深圳一資深私募基金經理,跟發(fā)行信托產品的陽光私募比,老許只是草根。與老許類似,此類私募英雄多是浸淫股市多年的操作高手,他們手里掌握著幾十甚至上百個賬戶,掌管資金從幾百萬元、幾千萬元至上億元不等。此類草根私募的共同特點是:不愿擠公開發(fā)行集合理財證券信托的獨木橋,也不愿在操作中受信托公司約束,交易以短線為主,激進和靈活是草根私募應對熊市的兩大法寶。

  把風險放在第一位,是此類私募經理的首要操作法則。去年8月23日,滬指一舉突破5000點,當無數(shù)老百姓攜畢生積蓄舉家殺進股市,A股牛市各種利好因素無限放大時,老許直覺:風險即將來臨!9月17日股指上5400點,老許果斷清倉。此后老許始終耐住誘惑,空倉至今。

  “我在日本呢,至少今年我不看股市了。”本周四,老許接到記者電話時如是回答。而另一上個世紀90年代初靠炒原始股起家的私募老江,在5500點左右清倉。現(xiàn)在老江以打新股為主,新股上市首日就果斷全部賣出,獲利了結。

  與草根私募比,陽光私募里的江暉和田榮華可謂此類代表,江暉管理的星石系列和田榮華掌管的武當系列,均很早實行低倉位戰(zhàn)略,從容逃過大跌,在陽光私募業(yè)績榜上遙遙領先。[page]

  熊市御寒術二:動若脫兔

    背景:私募經理多為波段或短線高手,在牛熊市皆有斬獲

    手法揭秘:高拋低吸,信奉波段獲利,嚴格遵守紀律

    目前評價:在風聲鶴唳的市場,此類經驗型私募踩著自己固有的節(jié)奏踏浪,雖有斬獲,但難免膽戰(zhàn)心驚地感受著高處嚴寒

    私募人士鐘魯川目前已是新浪財經名博博主,吸引博友數(shù)萬。鐘魯川對私募基金有著獨特理解。他認為,1991年至2001年是券商為王時代,因網絡不普及,券商度過了一段黃金暴利期。2001年以后,券商界“剩者為王”,除倒閉、被托管的,還有三分之一在發(fā)展壯大。2001年至2006年,投資咨詢業(yè)迎來暴利期,電視股評大行其道。2006年后,公募基金以牛市的高收益喚醒老百姓的理財意識,但他認為,投資者買一千元和一千萬元的公募基金,得到的服務其實差別不大,鐘魯川看好私募基金這塊沃土,覺得私募才能滿足高端投資者的理財需求,并實行投資業(yè)績與管理費掛鉤。

  鐘魯川掌管的私募基金去年股指5500點時實行清倉,今年春節(jié)后,4000點至3400點之間又開始逐步建倉,股指跌到3300點時,鐘魯川的倉位已經達到75%左右,此后,股指整體呈下降趨勢,2900點時,鐘魯川清倉割肉出局。幸運的是,鐘魯川運作的私募資金逃過了4000點之上和2900點之下的兩波大跌??傮w算來,鐘魯川今年以來的建倉成本相當于在3600點左右,虧損700個點,總損失15%左右。但算下來,過去兩年零9個月時間,鐘魯川仍取得了超過265%的收益。

  鐘魯川認為,股指在2000點左右會有一波級別比較大的反彈,但是否是反轉還要看奧運會后宏觀經濟的走勢。在鐘魯川看來,做私募應該把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結合起來,隨時根據(jù)市場狀況做出投資決策,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、并且規(guī)避風險。

  勝者稱王,敗者落寇。在追求絕對收益的陽光私募界,尤其是身處熊市步伐之中,這一規(guī)則得到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(xiàn)。

  半年來大盤腰斬,雖然令不少陽光私募陷入“顆粒無收”的生存困境,其中一些甚至不得不被動或主動清盤,但以田榮華、江暉等為代表的勝出者,卻由于在今年單邊下跌市場中獲取了難得的正收益和品牌效應,乘勝追擊頻發(fā)新品熊市。

    御寒術三:死守不棄

    背景:多經歷過短線交易的血雨腥風,從而高舉和誓死捍衛(wèi)價值投資的旗幟;或被動混入價值投資的隊伍,邊等邊看中成了長線股東

    手法揭秘:多選準價值型股票,介入后便長期紋絲不動

    目前評價:伴隨價值型股的大跌,此類私募經理損失慘烈,眾評忠心有余、靈活不足。不管是主動扛旗者還是被動持股者,均損失巨大,滿目瘡痍,不幸的是,該群體占比較大

    本輪調整中,最痛苦的莫過于“死守不棄型”私募,無論是陽光還是草根,他們都在股市寒冬里苦熬。號稱“中國巴菲特”的林園,如今其掌管的私募信托產品跌幅驚人,記者熟知的另一陽光私募,去年牛市時掌管高達20億資金,不斷有新資金進來,該私募人士在股指由6100點下跌至5500點時仍滿倉操作,截至目前,旗下私募產品跌幅高達60%左右,跌幅超過大盤。

  采訪中,該人士并不認為自己看錯了大勢。對于看好的公司出現(xiàn)下跌,該人士表示,股價大跌并不表示公司沒有投資價值,盡管短期虧損巨大,要忍受痛苦,但長期看,價值投資者一定會獲得優(yōu)厚回報。該經理表示,中國經濟連續(xù)20多年來高速發(fā)展,理應更有條件產生中國的巴菲特。但堅持價值投資最根本的是考驗人性中的弱點,“主動型的長期價值投資者很少,被動型的價值投資者里面,大小非就是一例。”該人士認為,大小非因有限售期,很長的時間里股價大漲或大跌都沒法賣,而現(xiàn)在解禁了,即使二級市場股價大跌,但大小非因為持股成本低,仍獲取幾十上百倍收益。

  也許基金經理能忍受市場持續(xù)下跌的痛苦,但客戶能有那么好的耐心嗎?尤其是那些保本私募基金,熊市里等來的出路就是倒閉。記者認識的某私募基金經理,5月份通過信托公司發(fā)行一只產品,結果因為達不到募集額度,自己投入的50萬元保證金打了水漂。[page]

  熊市御寒術四:半路殺入

    背景:此類私募經理多“嗅覺”遲鈍,缺乏專業(yè)市場的判斷能力,盲目性較大

    手法揭秘:多做跟隨性操作,對市場和熱點缺乏判斷力

    評價:此類私募多為私募隊伍的后來者,可惜的是未能后來居上,不幸隨波逐流成了市場的犧牲品,或許潛心專業(yè)經營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首要課題

    熊先生此前在公募基金干過多年,眼饞私募牛市中的風光,今年年初,熊先生從某公募基金投資總監(jiān)出來,招聘了四五個研究員,帶上了12人的隊伍干了私募。6月份,他通過深國投發(fā)行了一信托私募產品,募集額度4000萬左右,與原來8000萬的預期募集額度相差一半左右。8月份,熊先生認為市場跌得差不多了,由空倉買入到12%倉位,布局金融、煤炭、食品飲料等板塊。不料9月大跌,其私募產品半個月虧掉20%,2008年已過去一大半,業(yè)績達標恐難實現(xiàn),熊先生將可能拿不到一分錢提成??紤]到公司成本費用等,今年少說也要虧掉一兩百萬。

  談到當前生活,熊先生不免感慨,但更擔心的是,2009年的日子也不會好過。“現(xiàn)在的日子只有四個字:度日如年!”

  英雄還需問出處

    回想去年,牛市高點之上,當陽光私募如雨后春筍般在深圳、北京、廈門、重慶等各地信托公司發(fā)行時,曾有人將其形容為“英雄莫問出處”。

  之所以如此形容,是因為與公募基金經理嚴格且單一的成長路線不同,私募投資管理人可以說是形形色色。其中,有以江暉、田榮華等為代表昔日的明星基金經理,有以劉明達、康曉陽等為代表的券商派人物,也有以林園為代表的民間股神高手。正因為出處各異,成長路線各異,不同私募管理人的專業(yè)素質也是參差不齊,大多數(shù)人甚至連一輪牛熊更迭都沒有經歷過,更沒有系統(tǒng)的投資理念。

  只是因為私募在中國還是個新生事物,人們很難在起步時就判斷出私募管理人的業(yè)績是否可持續(xù)、可復制,需要時間這一標尺來告訴我們答案。經過去年10月份以來殘酷的熊市浪潮,人們所期待的答案正逐漸顯露出來。

  記者在各大信托公司網站看到,公布出凈值的數(shù)百只陽光私募產品中,凈值幾乎被腰斬的大有人在。例如,深國投發(fā)行的世通1期、開寶1的凈值分別跌至42.32元(面值為100元)和47.51元,昔日股神林園旗下的2期、3期產品,以及私募界享有盛譽的李振寧旗下睿信系列產品,凈值都已經跌至50多元的區(qū)間,排名更是紛紛墊底。

  過往“英雄莫問出處”的格局,也隨之開始發(fā)生變化。

  “這是一個不允許失敗的行業(yè),沒有回頭路可走。”深圳一位私募老總向記者感慨,牛市里“牛鬼蛇神”都涌到市場中來,但調整就像是試金石,對于追求絕對收益的陽光私募來說,虧損不僅意味著無法收取管理費,其品牌效應在受損后將很難重新得到恢復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,客戶不斷贖回資金,日后再發(fā)新品也面臨極大難度。

  例如,某券商操盤手曾通過代客理財吸引了第一批客戶,在牛市上漲潮中業(yè)績頗佳。示范效應之下,去年8月份新發(fā)陽光私募產品吸引了大量客戶,如今已被全線套牢,虧損高達70%。由于無法承受劇烈的波動,一些客戶開始贖回資金。

  也正是基于陽光私募沒有回頭路可走的特性,不少地下私募并不愿意進行陽光化。“在這一輪下跌中,陽光私募如果投資失敗,意味著以后很難再翻身。但如果是地下私募,等到市場重新踏上牛市起點時,他們還可以換一個身份東山再起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如此向記者表示。

  勝者稱王,敗者落寇。在追求絕對收益的陽光私募界,尤其是身處熊市步伐之中,這一規(guī)則得到最為淋漓盡致的體現(xiàn)。

  半年來大盤腰斬,雖然令不少陽光私募陷入“顆粒無收”的生存困境,其中一些甚至不得不被動或主動清盤,但以田榮華、江暉等為代表的勝出者,卻由于在今年單邊下跌市場中獲取了難得的正收益和品牌效應,乘勝追擊頻發(fā)新品。記者在深國投網站看到,江暉、田榮華等此前業(yè)績優(yōu)秀的私募發(fā)行新品的速度非???。從成立時間上看,江暉的星石5期、6期、7期分別于4月28日,6月30日和8月18日成立。田榮華的武當4期也在8月11日宣布提前成立,并表示將于未來決定提高300萬元的首次認購金額起點規(guī)模。

  “英雄還需問出處。”接受記者采訪時,一位私募基金的持有人向記者表示。據(jù)稱,他今年以來參加了多個私募基金的客戶見面會,在選擇投資對象時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衡量標準。在這位持有人看來,要成為投資者心目中合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,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,就是能夠對宏觀經濟大趨勢作出準確判斷。[page]

  價值投資之惑

    堅定的價值投資者———不少私募人士都如此標榜自己。作為被市場公認為最理性、最成功的投資理念與投資方式,特別是股神巴菲特的成功,更為價值投資提供了最有力的成功榜樣。

  在曾經眾人狂歡的牛市中,這句風靡的口頭禪曾是眾人狂歡的精神寄托,也被視為中國私募走出傳統(tǒng)坐莊模式、邁向成熟的標志。然而對于價值投資的理解,并表現(xiàn)在具體操作上,不同私募之間卻是大相徑庭。一部分私募管理人基于對宏觀經濟轉弱的大趨勢判斷,采取選時重于選股的主動防御策略;而另有一部分人則恪守“買入并長期持有”原則,滿倉買入認為將在未來成長為林蔭大樹的“好公司”。

  前者的代表是星石系列掌門人江暉,以及武當系列掌門人田榮華?;诤暧^經濟轉弱的大趨勢判斷,兩家私募產品從今年年初以來就實行低倉位策略,雖然偶爾加倉卻變動極快;后者的代表則是但斌這一“長期持有”理念的堅定實踐者。

  潮退方知誰在裸泳。雖然對于價值投資的爭論迄今仍在繼續(xù),但經過去年10月份以來一輪洶涌的熊市浪潮,諸多私募基金被拖入泥沼已是不爭的事實,因此被深深傷害的投資者也不在少數(shù)。問題出在哪里?或許,并不是價值投資理念本身,而是那些私募管理人本身?;蛟S,他們并沒有認清中國股市迅猛而瘋狂的特質;或許,他們過于理想化,而不愿意去承認價值投資也需要適宜的生存土壤。

  深圳一位私募界人士向記者感慨,滬指在短短兩年間,從1000點瘋狂飆至6000點,股票的“價值”迅速被透支,“買入并持有”的投資理念勢必失去生存土壤。但那時卻鮮少有人看到這一點,雖然手中好企業(yè)的估值已經高處不勝寒,卻仍然在價值投資夢想的支撐下盲從于買入并長期持有的原則。

  今年6月份的一次策略會上,田榮華公布了旗下武當系列產品的倉位變動數(shù)據(jù),以此說明為何會在下跌市場中仍獲取正收益。在看到武當系列產品今年以來快速變動的倉位后,曾有投資者當場將他形容為“短炒手”。當聽到投資者這一評價時,田榮華顯得有些不快,“我是一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,但是價值投資并不是買了就不賣,如果整個宏觀經濟轉弱并令資本市場產生系統(tǒng)性風險,再好的股票也很難躲過。”田榮華還當場援引大學教材對于價值投資的解釋,迄今仍令記者印象深刻:“大家可以去看一下《投資學》這本書,里面所解釋的價值投資,指的是有安全邊際的投資。如果沒有安全邊際,投資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。”

  如今,當資本市場逐漸重歸于起點之時,理性的價值投資應當成為主流。此時重提價值投資理念,既是反思也是重燃希望。

  中國式私募的未來

    下跌的日子是最清醒的日子,它可以讓我們真正去思考:在中國獨特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,被私募視為客戶群目標的高端投資者,究竟看重什么?是足夠的安全邊際,還是需要付出時間成本的長期持有?對于這些客戶而言,所需要的是怎樣的私募?

  筆者此處想援引但斌在2007年一個頒獎典禮上的話,“評價一個基金人的業(yè)績需要5年時間,評價一個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可能需要10年時間,因為10年時間基本包含一個市場一輪或幾輪的牛熊。但是一個大師級的任務可能需要20、30年的時間,這意味著一個人從進入這個行業(yè)到離開的過程。”

  確實,對于迄今為止發(fā)展年輪還只是個位數(shù)的陽光私募基金來說,我們還無法就上述問題得出結論。但經歷過此輪牛熊更迭,至少可以得出的是,一個真正能夠令其投資者信服的私募管理人必須具備如下的素質:一是深厚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能夠真正挑選出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,也能夠對宏觀經濟大趨勢作出前瞻性的判斷;二是以專業(yè)素養(yǎng)為鋪墊形成一套系統(tǒng)的投資理念,令其能在最大程度上跳出貪婪與恐懼的輪回;最后一點,至少經過一輪牛熊歷練,在熊市洗禮中能真正經受考驗。
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