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文化拿什么走出去

2010-06-01 12:53:53      挖貝網(wǎng)

  葉小文/文

  中國的“天下觀”是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

  我曾問當年作為中方加入世貿(mào)組織首席談判代表的龍永圖,為何要加入WTO?他打個比方說,農(nóng)夫挑擔菜上市,可以賣了就走。但生意做大了,總要擺個菜攤,進而要開商鋪,開超市,就要去了解和遵守市場規(guī)則并爭取和保護自己的權(quán)益。

  今天,當農(nóng)夫成為超市的總經(jīng)理,當中國的貿(mào)易出口已居世界第一,我們還有什么要走向世界?

  撒切爾說,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大國,因為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,而不是思想觀念。此話提醒了我們:中國文化不“走出去”,中國在世界上就只能永遠是“提籃小賣”的農(nóng)夫。

  中國文化拿什么“走出去”?要有外殼,更要有內(nèi)核、有神韻,這就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、代代相傳的“天下情懷”與“和諧理念”。

  中華文化的基因里,總有一股“君子以天下為己任”的情懷。那么“天下”何在?古人的觀察是“天圓地方”。君子立于天地之間,就要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。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理念,因而中華文明也一度成為率先崛起的先進文明??上В疤靾A”的理念局限于“地方”的眼界,只看到了看得見的黃土,看到了自己的大地。曾幾何時,中國在GDP處于世界第一位的時候,卻愚昧地實行“海禁”,從此走向衰敗。而近代西方則發(fā)現(xiàn),不僅“天圓”,地球也是圓的,地球70%是水、是大洋,從而也就發(fā)現(xiàn)了整個世界,從此步入輝煌。中國在這種先進的文化觀之前戰(zhàn)敗、沉淪了,但中華文明畢竟有“天下情懷”的文化基因。今天,當中華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當衛(wèi)星通訊、數(shù)字傳輸、衛(wèi)星定位、遠程教育、遠程醫(yī)療等深刻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生活,當數(shù)字化、信息化使地球成為“智慧地球”、中國成為“感知中國”、人類進入太空時代的時候,人們又需要重新認識“天圓”了,中國文化的“天下情懷”可以充實更新,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了!

  比如,同樣是“胸懷天下”,但西方盛行的“天下觀”是全球同質(zhì)化的單邊主義;中國的“天下觀”則是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。

  又如,同樣是“文化輸出”,西方推行的是“三片文化”——大片、薯片、芯片,美國大片控制人們的視覺娛樂,炸薯片控制人們的胃,電腦芯片控制人們的創(chuàng)造性和文化安全;是“三爭文明”——人際之間競爭,群體之間斗爭,國際之間戰(zhàn)爭。而中國的文化理想是“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”,是“三和文明”——家庭和睦,社會和諧,世界和平。

  中國文化不再是19世紀后西方人眼中的愚昧落后衰敗脆弱的文化,更不是持“中國威脅論”人士宣揚的那種沖突性、擴張性文化。中國文化“走出去”所顯示的,不是“好戰(zhàn)”的中國,而是可以與世界各國合作的中國,是強調(diào)和睦、和諧、和平的中國,是以人為本、仁者愛人、有寬容精神的中國,是懷有“天下”觀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國,是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的君子之國。

相關(guān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