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打假也要從官治起

2011-01-10 10:43:49      挖貝網(wǎng)

  Crack Faking Academic also from the Government

  文 蕭惑之(北京)

  我國目前體制下,大多數(shù)科學團體還不能擺脫政府部門的掛靠依賴關系。

  Under the present system of China, most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could not get rid of the government。

  新年伊始,掀開嶄新的日歷,寄上美好祝愿,惟盼學界風氣更加純?nèi)坏ā?/p>

  去歲,在一次全國性的“學術批評與學風建設”論壇上,一位大學教授動情地集宋詞中的妙句來形容當前的學風:“這次第,怎一個愁字了得”,“更能消幾番風雨”,“最可惜一片江山”。話音落地,博得陣陣掌聲。個中原因,用院士專家們的話來說,就是“學術腐敗行為已經(jīng)演變成了‘癌癥’,到了需全國一起來整頓學風的時候了。”“學術道德到了最危險的時刻”!“對學術腐敗麻木,科學文化教育界將自毀長城”。

  時下的官員腐敗,商家違規(guī),幾乎司空見慣,已然見怪不怪。惟獨“學術腐敗”最令人費解傷神。偉大領袖毛主席有句名言:“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,沒有老實態(tài)度是根本不行的。什么人是老實人?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寧、斯大林是老實人,科學家是老實人。”可是今日之現(xiàn)實卻將我們的美好愿望打得粉碎。一位院士披露,2009年度評選出的“中國十大科普事件”中,學術不端行為屢被揭露,公眾呼吁科學精神回歸;是年評出的“國內(nèi)十大科技新聞”中,也赫然出現(xiàn)“院士涉假引發(fā)學術界反思”這樣的字眼。

  “學術生態(tài)被嚴重破壞,‘化肥’使用太多,樹木長得高大但不健壯。”盡管“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(shù)量世界第二位,發(fā)明專利世界第三位”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,這些或許正是一種“化肥太多”催熟的科學表面繁榮。其中有多少論文造假、抄襲,至今仍未有一個權威的說法,時而暴露出的個案,卻足以讓人觸目驚心。

  某大學一位“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”的所長指出,學術研究“不是有泡沫,而是絕大部分都是泡沫,80-90%都是泡沫!”這位“馬列主義領域”的研究者自曝家丑:“我這個領域碩士研究生,說得極端的話,100%都有問題,博士研究論文,絕大多數(shù)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問題。”最讓人震撼的是,這位學者敢于直面現(xiàn)實,把話鋒指向官員們“讀碩讀博”水分太大,浪得虛名——“各級領導干部,這么多年,我沒有看到過一篇真正達到碩士或博士研究水準的論文,甚至沒有看到一篇真正是他們自己做的。”

  面對這種學界的病態(tài),如何療治?古人云,“天下難治,人皆以為人難治也,不知難治者,非民也,官也。”看來根治學術腐敗,這也是可資借鑒的好經(jīng)驗。“治國先治吏”,“治黨必治官”。時下的大學和科研院所流行“處長政治”,一個科研工作者一旦有了官職,“要人有人,要錢有錢,要獎有獎,要項目有項目,很快所在學科就成了重點學科”;“但其中有多少是貨真價實的,圈中之人其實很清楚”。

  “我國目前體制下,大多數(shù)科學團體還不能擺脫政府部門的掛靠依賴關系,一些部門領導習慣于把學術團體當作體現(xiàn)行政意志的工具,以至于學術問題受到行政干預的事情時有發(fā)生。”基于此,才出現(xiàn)了“與官員和強勢科學家搞好關系”成為立項的訣竅,惟其如此才能在“科研經(jīng)費”的申請上“要風得風,要雨有雨”。

 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,學術繁榮是基礎。我們當記住,“一切狡猾的人,不照科學態(tài)度辦事的人,自以為得計,自以為很聰明,其實都是最蠢的,都是沒有好結果的。”時下的“為官者”更應當視為座右銘,這是扭轉(zhuǎn)“科學家群體名譽日趨下降”的箴言良藥。
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