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車APP瘋狂增長:PE/VC“盯梢” 恐成團購第2

2013/03/31 08:20      苗夏麗

  在過去1年,大約30款APP打車軟件紛紛上線,經(jīng)過在上海市場的一番“廝殺”后,各家企業(yè)的融資消息陸續(xù)傳出。只是,市場還在懷疑這種被定義為O2O(線上到線下)的生意,是否會成為下一個“團購網(wǎng)站”?

  并非國內首創(chuàng)

  和“團購網(wǎng)站”一樣,打車軟件APP并非國內首創(chuàng)。英國有Hailo,美國有Uber,而且都在過去兩三年中獲得風投的青睞,融資規(guī)模多在數(shù)千萬美元。其中,Uber在2011年底就獲得第二輪3200萬美元的融資,投資方來自亞馬遜創(chuàng)始人貝索斯和高盛等。此外,以色列的打車應用GetTaxi也從本土擴向美國,且在去年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。

  打車軟件究竟是什么東西?在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中下載了“快的打車”,打開后輸入手機號等簡單信息,輸入出發(fā)地(會自動定位當前位置)和目的地,選擇時間等,確定后,不到一秒中,記者即看到下單成功的標簽,同時出現(xiàn)的有出租車司機的車牌號和地理位置。

  這類打車軟件的主要賣點,在解決高峰期或天氣惡劣時“打車難”的問題,同時幫助出租車司機降低“空跑率”.

  打車軟件“瘋長”

  昨天,打開蘋果的應用商店,搜索“打車”關鍵詞,去年以來竟有達30款左右的打車軟件。且從發(fā)布的時間來看,2013年以來不足3個月,就有近10款打車軟件出現(xiàn)。

  “快的打車”總經(jīng)理趙冬說,“快的”在去年7月推出時,國內市場上并無同類產(chǎn)品出現(xiàn),但到了年底,就有差不多十幾款類似軟件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。值得關注的是,不少傳統(tǒng)出租車公司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打車軟件;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也進入這個市場,如國民技術,該公司主營業(yè)務是超大規(guī)模信息安全芯片和通訊芯片產(chǎn)品設計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研發(fā)和銷售,今年在蘋果App商店上線了“一招打車”.

  除了打車軟件數(shù)量的增加,打車軟件在市場開拓方面步伐放開。“快的打車”今年1月從杭州市場擴展到上海,不足3個月,接入的出租車司機有6000多人,每天下單量有6000多單,且實際成交量達70%多,上海已成為公司的主要市場。滴滴打車、搖搖招車等也紛紛從北京向上海、廣州等市場擴展。

  風投資本“盯梢”

  國外打車軟件獲得資本認可,國內打車軟件也正成為風投資金“瞄上”的目標。此前,搖搖招車已獲得紅杉資本的數(shù)百萬美元投資,且已啟動了第二輪數(shù)千萬元的融資。“快的打車”此前已獲得阿里巴巴集團的投資,目前也正與數(shù)家風投公司接洽。

  但對于打車軟件的盈利模式,目前市場質疑聲不少。“快的打車”的趙冬坦承,此前有打車軟件試圖向用戶或出租車司機收取一定費用,作為收入,但因市場競爭太激烈,不得不免費。“目前就整個市場來說,還處于成長階段,所有的打車軟件都在培育整個市場,真正要看到市場格局的變化至少要到今年年底。”

  新媒體專家魏武揮表示,現(xiàn)在打車軟件,現(xiàn)金主要在乘客和出租車司機之間流動,打車軟件只是一個平臺,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(yè)模式,價值并不高,如滴滴打車這樣的獨立APP,其未來最好的歸宿可能是被某家巨頭收購。而一些傳統(tǒng)的出租車公司“觸網(wǎng)”做APP打車軟件,最大的問題是無法跨平臺呼叫。

相關閱讀